1月8日,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約,雙方擬打造全球首家新能源電池區塊鏈5G平臺,開啟智能AI工廠、BMS智能云服務、云儲能服務的全面技術合作。
在未來20年內,全球固定式儲能系統的部署將需要6620億美元的投資。
通過研發多能源電力系統互補協調調度與控制系統,利用風、光、水、氣、火以及儲能等電源互補協調調度與控制,提升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消納能力5%以上,以減少“棄光棄風”。
統計周期內的全球太陽能光伏競拍裝機容量,將近一半由南亞、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貢獻,剩余部分主要集中在歐洲。
作為全球鋰資源最豐富的產區,西澳大利亞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資本蜂擁而至,僅僅用了兩年時間,就一舉形成了“七國爭霸”的供給格局。
“2019年,整個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產業鏈都面臨極大的壓力和挑戰。”
首批進入市場的新能源汽車淘汰期臨近,動力電池也隨即面臨著回收問題,且迫在眉睫。
文23儲氣庫將為我國華北地區今冬明春天然氣供應發揮調峰供氣和應急調度作用。
截至2018年底,中國已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的累計規模為1072.7MW,其中鋰電池儲能項目約占60%。
全球能源精英會聚古都西安,共同探討光伏產業的新技術、新特點,論道平價發展之路。
國補減半、地補取消,成本突然“增加”,新能源汽車整個產業鏈都進入到一個關鍵的考驗期。
LNG接收站實現自主化建設將加大氣源供應的保障。
在以往,電池和儲能系統的價格相對昂貴,無法彌補電力供需之間的差距。而隨著近年來電池價格的顯著下降,對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的應用和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陳振聲日前在新加坡國際能源周開幕式上提到新加坡未來五年的能源發展重點。
大型儲能系統在一些歐洲國家儲能市場上獲得新的潛在收入來源,而這些市場在不斷增長的同時需要應對日益增加的風險。